2011年4月17日 星期日

7 六度波羅蜜

前言

菩薩,是梵語,意思是覺有情,要覺悟有情的眾生。菩薩行,就是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修學菩薩道,以六度波羅蜜為主要的修行法。持之以恆的修持,能夠具足福慧資糧,圓滿所修,得證無上正等正覺。
六度:六種度脫苦海的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波羅蜜:到彼岸,由苦海的此岸,到達極樂的彼岸。

每一位白陽弟子,苦修苦煉,頂劫救世,為渡眾生,不辭勞苦的精神,就是菩薩行。
院長師兄曾於八十六年天元宮講師同心同德班中慈悲開示六度波羅蜜:

一、布施(檀那波羅蜜)
布施為六度之首,是仁愛慈悲的表現,也是解脫苦惱的第一步。
不但以財施眾生,使他們身心安樂,進一步行法施、無畏施,令一切眾生皆能離苦得樂。

布施度慳貪,施即捨也。
有慳貪的眾生:

⑴能捨酒色不食︱清口茹素,清淨身口意。
⑵能捨財物不貪︱身外之物如清風,學吾瀟灑多輕鬆。
⑶能捨恩愛不戀︱三界輪迴淫為本,六道往返愛為基。
⑷能捨諸惡不作︱得眾善奉行,向上提昇,而不向下沉淪。
⑸能捨人我不爭︱是非何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去我執,則人我不爭。
此名得第一布施波羅蜜。
捨得,捨得,有捨有得,不捨不得。
我們累世結來的業力習氣,就是無形的牢籠,捨得下嗎?情枷愛鎖,名韁利鎖。
不要有你的最愛,你的最愛,就是你最大的阻礙。

二、持戒(尸羅波羅蜜)
持戒度毀犯(邪淫) ︱毀敗戒體,觸犯規戒。
邪者不正,淫者亂也,不單指不正常的男女關係。

要守三皈五戒。
有邪淫的眾生:
⑴能持佛定
⑵能習佛儀
⑶能降六賊
⑷能斷邪非

此名得第二持戒波羅蜜。
濟公老師:規戒如良師,可以指示方向;規戒如軌道,可以規範進退,引導行事;規戒像城池,有防護作用;持守規戒,不做虧心事;規戒像水囊,人生路上乾渴時,可以適度滋潤;也似甘霖,在昏昧時,醍醐灌頂;
規戒像明燈,可以照亮光明前程,看清前途;規戒像瓔珞,可以莊嚴法身。
佛規乃是天戒律,不遵焉能故家歸。
守身為大,守身如玉。

三、忍辱(羼提波羅蜜)

忍辱度瞋恚。忍指能忍的心,辱指所忍的境。
有瞋恨的眾生:
⑴能受人虧(人虧天不虧,人虧天補)
⑵能忍人罵(能夠禁得起罵,才能成長)
⑶能非來正對
⑷能逆來順受
⑸所有的怒恨反加去渡脫

此名得第三忍辱波羅蜜。
百忍堂中有太和。
忍字頭上一把刀,忍而能化。
能忍辱的才是有力道人。

四、精進(毗離耶波羅蜜)

精進度懈怠。精指純一無雜,進指鼓勇直前。
有怠慢的眾生,能學佛家十二部經去受持、持誦、書寫、講說的:
⑴未通務通(決心探究)
⑵未行務行(努力實踐)
⑶未證務證

此名得第四精進波羅蜜。
普賢菩薩警世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
一日修來一日功,一日不修一日空。
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湯之盤銘:「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佛陀成道後,說法三百餘會,留下無數的身教與言教。佛陀入滅後,弟子們為了避免遺教散佚,同時確立教法,以防日後產生異端,於是經過數次的結集,輯成「三藏十二部經典」流傳於世。

三藏十二部是佛教經典的總匯,一般稱之為「大藏經」或「一切經」。廣義言之,佛陀所說一切教法,均稱為「經」;狹義而說,則專指十二部經之「契經」,亦即以散文直接記載佛陀的教法,此為三藏聖典之一,一般又分成小乘經、大乘經兩種。

「經」所闡揚、詮釋的教法,稱為「經教」,記載經教的書籍,稱為「經典」,有了經典的流傳,始有正法住世。
經藏,梵語「修多羅藏」,正譯為「契經藏」;即上能契合諸佛所說的真理,下能契合眾生的根機。

「經」,含有「貫穿」與「攝持」的意思,亦即能貫串各種義理而不散失隱沒,並能普遍攝化眾生而無遺漏之意。眾生依循佛陀教法行持,能夠了脫生死,達到自在安樂的目的,所以「經」又有「路徑」之義。

「經」還有出生、顯現、繩墨、常、法、結鬘、泉湧諸義。佛經除了由佛陀親口宣說之外,佛陀與弟子間的對話,以及弟子所說,經過佛陀印證無誤者,或由天人、仙人、化人等所說,契於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者,皆稱為「經」,此謂「五人說經」。

五、禪定(禪那波羅蜜)

禪定度散亂。禪指妄念不生,定是坐見本性。
有散亂的眾生:
⑴能斷(捨)諸緣
⑵能止妄念
⑶能除昏散
⑷能習禪定
就能定力如山,魔擾不亂
此名得第五禪定波羅蜜。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六、智慧(般若波羅蜜)

智慧度愚痴。
般若又分為文字般若(解義),觀照般若(省察),實相般若(無為)。
有愚痴的眾生:
⑴能破無明
⑵能空諸相
⑶能通理法
⑷能決是非
言言得當,字字無差。

此名得第六般若波羅蜜。
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圓融的智慧,智慧的圓融。

結語:

若一人能具此六度波羅蜜(六度萬行),才是名符其實的
⑴名出生死
⑵名到彼岸
⑶名出三界
⑷名超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此乃三界也。心忘慮念,即超欲界;心忘諸境,即超色界;不著空見,即超無色界。)
⑸名登十地(菩薩的修行階位時,最上位的是登十地)才是成佛之數。

恩師慈悲:

修行喜樂於以慈無量的心教化,使眾生皆證得無上菩提。

修行喜樂於以悲無量的心教化,使眾生皆脫離生死苦海。

修行喜樂於以喜無量的心教化,使眾生能精進於修持正法真理。

修行喜樂於以捨無量的心教化,使眾生能攝持平等之智慧,化除憎愛,不起分別。

修行喜樂於用布施波羅蜜的教化,使慳吝貪欲的眾生能惠施而得福。

修行喜樂於用持戒波羅蜜的教化,使那些毀犯了淨戒者,能勇於改過而遵行戒法。

修行喜樂於用忍辱波羅蜜的教化,以無我相等四相之方,化除眾生的瞋恨。

修行喜樂於用精進波羅蜜的教化,拋棄執有色身心相之愛戀,可免生懈怠。

修行喜樂於用禪定波羅蜜的教化,以寂滅離相的菩提義,來攝收放逸的心。

修行喜樂於用般若波羅蜜的教化,以無礙的智慧來啟發愚痴;用深切的認知與愛好,

肯定力行四無量心與六波羅蜜,乃成就佛道重要途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