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5 道與教的認識 (一)

一、前言:﹝道與教的關係﹞:本末、體用的關係。一體兩面、相輔相成、不可偏廢。

所有宗教都是勸人為善、勸人憑良心做事,問題是良心在哪裡?多半的人都自以為是,憑眼耳鼻舌身五蘊作主,唯有求道才知良心所在,才守得住良心。

1.樹根與枝葉的關係--枝葉茂密漂亮,卻越分越細;根看不見,卻越長越壯。

2.傘骨與傘柄的關係--大傘張開是五教盛行,庇佑多少善男信女,那是一本散萬殊的時代;今天末法時期,是收圓的時候,如傘要合起,那是萬殊歸一本。

3.經文與傳注的關係--道是主要經絡,是原文;教是四通八達的網狀神經,是各種注解的文字語言。

4.道路與路標的關係--道是一條通往西天淨土、佛國新世界的直路;教則是說明這條路怎麼走的各種標示。

5.主菜與調味的關係──道是果汁中的水,真正讓人解渴充飢的部分(主菜);教是果汁中的各種水果成分,吸引人讓人喜歡喝進去的法門(調味料)。

6.真人與假人的關係--明師一點是靈性所在,是真人。六根七情慾望習性,是肉身所生,是假人。主宰官被蒙蔽,眼耳鼻口再漂亮,也是冰山蛇蠍美人。整容不如修心。

二、道與教的不同處:

1依本質分:道是教之體,教是道之用。相互依存、相輔相成。

※五教聖人奉天命降凡塵。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五教同源莫分別,各有因緣化四方。

※道無教不興,教無道不立。

2依功用分:道是心法相傳,一指直超,超氣入理。教是循循善誘,勸說宣化,趨善避惡。 (莊子:道可傳而不可授)

※道可以識自本性,解脫輪迴,超生了死。

※教使人改邪歸正,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3依形態分:道是真常不變的理路,教是應機存在的法門。

※道不受時間、空間、人種、習俗、文化背景、語言文字的影響而有所變化。

※教隨時代、環境、歷史、文化、民族語言文化的不同,因時因地因人而制宜。


4依宗旨分:

※道是直指人心,頓悟之法,先得後修。(道本不必修,但莫染著)
※教是教人回返於道,漸修默化,先修後得。(修道之謂教:道-德-仁─義-禮)

儒--執中貫一,存心養性,主忠恕(綱常倫理素位而行,己立立人己達達人)

道--抱元守一,修心煉性,主感應(三花聚頂天人合一,誠心所在感而遂通)

佛--萬法歸一,明心見性,主慈悲(民胞物與大度能容,眾生無二冤親平等)

耶--默禱親一,洗心移性,主博愛(神愛世人無有分別,感恩懺悔同回天國)

回--清真返一,堅心定性,主仁慈(清心寡欲真心事主,無我無人一心許天)
 

5依傳授分:道是暗傳,非時不降非人不傳。(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教是明授,不分男女老幼、古今中外,人人可聞知。

※道之主權在天,是無上法是頓法,教外別傳。沒有廣告,暗釣良賢,拈花微笑。

※教之主權在人,是平等法是漸法,口說言勸。錄音帶、著作、電視、影帶等。
 

6依儀式分:道需明師一指,有引保師為證;先渡貧後渡富再渡官宦家。教無類別,不必引保。

※求道儀式隆重莊嚴,請壇後百步之內諸神護法,天機密寶不公開。

※儒教祭天拜地,佛教受戒皈依,道教求師訪道,耶教受洗禮拜,回教膜拜阿拉。
 

7末法時期,因為人心不古,宗教產生質變,「失去道的教」會產生異化現象:

※儒教功名化:四書五經成為科舉的工具(功利掛帥,綱常淪喪父不父子不子)

※佛教避世化:空門成為失敗者的避難所(不明佛法隨意歸依,造成家庭問題)

※道教方術化:術流動靜與怪力亂神充斥(求神問卜,充斥騙財騙色社會事件)

※耶教點綴化:祈禱讚美告解表面形式化(平安聖誕舞會狂歡,不知內在基督)

※回教種族化:偏執狂熱排他報負起戰爭(盲目崇拜偶像,黨同伐異手段激烈) 

術流動靜定義:

•術者法術也。凡畫符念咒、騰雲駕霧、飛空步虛、踏罡步斗、呼雷遣將、呼風喚雨、撒豆成兵、奇門遁甲、降象走陰等七十二般法術,俱不能超生了死,皆非正也。

•流者周流也。雲遊天涯、朝山禮佛、募化十方、修寺建塔、醫卜星相、算數推測、前因後果、吉凶禍福、感應神通、九流三教、諸子百家、口頭三昧等一切流行小道,俱不能超生了死,皆非正也。

•動者行動也。文武八段、搬運吐納、摩拳擦掌、曬背反睛、餐霧服氣、采藥煉丹、採陰補陽、服乳咽精、站立坐跑、運氣行功等,一切有作有為、有形有相之道,不能超生了死,皆非正也。

•靜者守靜也。隱庵入洞、閉關自守、靜坐觀空、數息止念、避穀煉形,有守泥丸宮、守尾閭、守穀道、守臍輪、有守兩乳之中,有眼觀鼻鼻觀心等,以血心作黃庭、以肝肺為龍虎、以心腎作坎離。

有修性不修命、有修命不修性,一切陽寡陰孤、盲修瞎煉之道,俱不能超生了死,皆非正也。

孔子為何不語怪力亂神:

不正常的異端邪說,只是一種風尚、潮流,流行一陣就煙消雲散。老子曰:「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越是反常的事物,越是不能久存;推波助瀾並不是智者的行為。與其揚湯止沸,毋寧釜底抽薪,

孔子看透其中消息, 瞭然「怪力亂神」的現象必暴起暴落,自生而自滅。

老子曰:「以正治國,以奇用兵。」孔子曰:「索隱行怪,後世有述焉,吾弗爲之矣。」 

三、結語:

1道與教是體用、本末關係,相互依存。

2藉由教化明乎道,得道須將教化傳。

3摸得著根的成佛祖,摸不著根的瞎修行。

4求佛是妄想,拜佛是愚癡,學佛才是弟子。

5知道不行,道非我有。口說是教,身行才是道。(道因聖人而顯,聖人因道而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