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貪慾魔病
一、勿貪功
㈠為了愛道心切,或是為了貪功,以渡人為勝,不管對方對道是否瞭解,有否求道意願。勉強求道結果,嚇跑求道人,惹生誹謗,致生不良後果。
㈡不貪功隨緣隨份,聽天由命不強行;貪功亂渡人有罪,點道多寡豈為錢;若不領導彼覺悟,無益反惹生謗言;渡人不如成全好,謹慎擇選切勿貪。
二、勿援攀上位
㈠大道至公,不沾私情,認理方可歸真,私心授受不合公理,應秉公理辦道。
㈡師尊訓曰:(人生苦海)
雖有一些上了岸,得點明知生死門;修者如晨星之寥,真心真意沒幾人;人情道的多的是,是是非非難感人。
三、勿貪享受
㈠食衣住行,勿求虛華奢侈,應知節制,享受如點燈,油盡燈滅;積福如添油,來之不易。古之道人自稱貧道,蓋貧欲念則心正,貧身則無過。現之修道應知惜福,以還造化,以立功德。淡泊可以明志,寧靜始能致遠,如縱慾望之樂,何能謂修道乎。
㈡過份奢華浪費錢,一生福氣半世盡;食不節量過分貪,吃得仙佛不敢看;後半輩子有好看,是否犯到此魔病;趕快改掉即節福,免得以後受天規。
貳、瞋念魔病
一、勿動瞋念
㈠瞋恨之害最大,或境遇不順而生瞋,或所謀不遂而生瞋,或嫉人之能,或為人觸犯,或聞毀謗而生瞋,無明火易焚功德林,應事接物,應而不納,過而不留,以無心處之,不傷神氣,性情和平,修道有益。
㈡修此天道重和氣,修道著怒瞋未改;無明之火一旦燃,易焚無極功德林;磨消靈炁成罪靈,忍氣致祥得安寧。
二、勿自傲自大
㈠有甚深道德,如自恃道德,則不為道德,何況一切自持學問、財物,年老齒尊者,應把一切自傲自大脾氣掃除,謙和恭讓,實實落落行去,於道必有所得。
㈡一傲二驕性不平,自恃聰明是愚人;讀書之人仗學文,自逞能幹不聽訓;不尊天命亂修行,看不起人妄亂行;不低心腸修什道,毛病易治傲難醫;滿腹驕矜氣質壞,何能修道了大愿。
㈢正大而前作賢奇,修心養性更勤習;低心下氣毛病棄,存養功夫今煉奇;謙恭和藹當必要,溫良恭讓聖步趨;豈可驕傲執象氣,污濁人心早該離;掃去妄心並妄氣,虛名虛譽勿貪迷;道心用事存中立,按理而上志不移。
三、受訓勿怨
㈠人之見己則暗,見人則明,自己有過,前賢或同道指點,應當虛心受教,否則面現不悅之色,心存怨恨之心,則絕了善意之勸,己過不知,則將自絕於上進之途。
㈡師尊訓曰:(人生苦海)
因訓在先教導你 因你自己不關心 但願徒自己安分 不要自原諒自身
人最容易諒自己 覺得沒什麼錯因 人說錯就想想看 沒有也不必恨心
純樸不容易保存 學驕學傲易學成 人家奉仰誇兩句 兩句中心很好聽
就很喜歡近那人 罵你之人原最親 不關心那來怨恨 非真誠那來關心
徒自己心要端正 愛之深責之切因 師言公正不為誰 身分不一樣分清
當父母可以罵子 語氣不同心公平 為人子不能還嘴 因對不對另外云
對則聽不對細問 言語小心禮貌存 當前賢教後學云 後學回話莫大聲
上存慈心下則敬 不要因言云鬥爭
㈢既聞他人規過之語,應反身自我檢討,有則改之,無則嘉勉,更求上進。
參、痴迷魔病
一、勿信邪門邪法,勿信假師假祖
㈠自師尊、師母歸隱後,人間異端邪說橫行,所謂「三十六假弓長,七十二假祖師」競相出現於道中,諸如:有自稱已領師尊師母天命者;有自稱係師母之正統者;有自傲是金線者;有自稱祖師掌握封神大權者;有宣稱「幼師」在彼處而自誇者;有以擁有「小布袋」自命不凡者;有以「後弓長」「天真祖」自居者;有妄言奉命科選三千六百聖、四萬八千賢者;有稱三寶已洩,另起爐灶創三寶、點左右太陽穴謂太陰太陽者;有自稱是第十九代明師者;有自負唯一能辦收圓者;有賣蓮台果位者;有自稱無形明師、在鸞堂點道者。種種行徑,光怪陸離,不一而足,邪法猖獗,以迷引迷,無知迷子,誤入歧途而不知,猶沾沾自喜。仙佛前賢所建立之聖業基石,竟將毀於一旦。
㈡值此道盤紊亂,風雲變色,日月無光之際,假師假祖,亦將陸續出現紛亂道場,傷害無數修道者的慧命,修道者必須善辨清濁,「是道則進,非道則退」「研悟白陽三寶真實妙心」,自然不為花言巧語所欺,否則跟隨邪師邪理盲修瞎煉,將無超脫之期,永斷佛根矣。
㈢上帝訓曰:(天佛院遊記)
十字街頭虎口張 組組之間爭評算 有人師心來自用 有人稱祖三寶刪
三寶心法不深會 縱識亂言斷佛丹 有執術流動靜者 美名性命雙修全
佛規師心皆輕棄 膽大包天喊收圓 三六七二假天命 弓長彌勒魔冒擔
有者誆人重點玄 互爭天命自我狂 假公濟私肥私囊 貪功爭果把道傷
諸般迷陣遍佈滿 可憐皇兒心茫茫
㈣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彌勒佛為本元會末後收圓佛,時未到,事屬天機,未至露相之時也,故現在露相自稱者,非真也。修道修心也,不發自本心,行功立德,縱在祖師身邊,亦無益也,蓋大道至公,非循私循情可至也。故真修者,只關心修養與道德也。
二、勿坐假禪,勿假靜坐
㈠觀彌勒上生經云……爾時優波離亦從座起,頭面作禮而白佛言,世尊,世尊往昔於毗尼中及諸經藏,說阿逸多次當作佛,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斷諸漏,此人命終當生何處。其人今者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佛記此人成佛無疑,此人命終生何國土。佛告優波離,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應正徧知,今於此眾,說彌勒菩薩摩訶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此人從今十二年後,命終必得往生兜率天上。……
㈡由此段經文可知,釋尊為以持戒聞名的優波離尊者當機而說,這等於釋尊在顯示,往生彌勒淨土以戒為主,適合現代人生佛教,適合道在庶民的時代。
㈢經文說:彌勒菩薩「具凡夫身,不斷諸漏」。又說:「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由表面看來,好像是沒有修行,其實不是這樣,彌勒菩薩之所以表現這種風格,因為在五濁惡世,菩薩的修行,應該重在佈施、持戒、忍辱、精進、慈悲……。如不修習這些功德,慈悲不足,專門去修禪定斷煩惱,是一定要落入小乘的。
彌勒菩薩表現了菩薩的精神,為末世眾生作模範,所以並不專修禪定,斷煩惱,而為了利益他人,多作佈施、持戒、忍辱、精進、慈悲等功德。優波離尊者向釋尊發問:像彌勒菩薩的這樣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何以能成佛呢﹖而釋尊卻說:唯有他才能當來成佛,因為行菩薩道的人,多重於利他,是於利他中去完成自利的。
㈣末法普渡時代,聖凡並行,處於工商業社會,生活極為忙碌緊張,眾生根性鈍劣,修禪定與斷煩惱,不合於時代的現實狀況,無普遍性與實用性,二六時中觸目皆是花花事物,能定靜到幾時,應從應接事物中鍛煉來,無「三心」「四相」,二六時即能守中。並行菩薩道,三施並行,守三綱行五常八德,立愿了愿,受考不退,始終如一,見道成道,立身模範,渡化他人(六度萬行)。
㈤如此即俗、即真的修行,即與彌勒祖師結了見佛聞法證果的善緣,同赴龍華,同助彌勒祖師收圓。
三、勿重天機
不可與之言,與之言會擾亂他;與之言但不能讓其實曉者;時未到之事,不可洩漏者,皆可謂之天機。上天機密,豈是容易被猜著,故拿著天機文說什麼時候世界末日、有戰爭、有大災、某人是師尊、某人是祖師,多足以擾亂世道人心,陷入文字考驗,於修道無益。故應窮理認真,在修養上下功夫,始是正道。
四、勿疑惑徬徨
㈠道真、理真、天命真,信心乃為功德母,正信可以破疑惑,欲要成功必賴信心,如有疑心凝聚,前功銷鎔,疑道真假亂性王,修道定心為要綱。
㈡有志修聖道,勤學意誠虔,勿存苟且念,誠敬道精研。心意要純潔,志向始終堅,雜氣毛病去,低心下氣前。誠中形於外,虛實盡了然,信心能抱定,日新猛勇前。
㈢上帝訓曰:(皇訓子十誡)
修天道離不了開闡渡化,發婆心用苦口不倦誨人;
必須要立定了沖天大愿,貴乎汝實行辦正己成人;
掛虛名圖好看濫竽充數,像如此難以返極樂家門;
又或是假面具敷衍了事,終久來必然是墜落沈淪;
忽行止忽作輟半途而廢,打殘靈壓陰山永難翻身;
望我的原佛子早些快醒,猛勇進貫始終定然成真;
外功滿內功圓速速渡化,上乘位千葉蓮立於凡塵;
任兒是大羅仙佛祖降世,無真功無實善難返瑤琳;
聽勸再不可不肯發憤,如若是慢一步難立功勛。
㈣師尊訓曰:(銘訓集錦)
爾等聞道能生信,歷世根緣必非輕
久潛知能早發出,莫錯良辰負此生
堯何人也予何人,有為均可名榜登
毅力足以除自卑,猛勇前進立奇功
見賢思齊改己弊,健全身心循聖徑
攜手同赴龍華會,認本歸宗樂融融
五、勿著功果相
㈠發自本心之常德,不住相布施,便是無量功德;若住相布施,存心得好報,存得功果之心,則落於有量福德。內心謙下慈悲是功,外行於禮是德;無心是功,六根無染應用無礙即德。布施度人,內不著能度能布施之心,外不著所度所布施之人,這才是真功德,只要著了一絲痕跡,人我不忘,則入福德,福德有盡,功德無窮,相去何止千里。
㈡如見一可憐之人,即生惻隱之心,即行施捨,此自然發自內心之「仁」德,即知即行,其德無量。反之,若謂我建一廟可得福報,其福終有盡期。
㈢故道親之布施,勿謂獻財供道或蓋廟,才是先天功德,救濟貧困,就是後天福德,蓋論其發心也。即發心自然,不著功利者,效法菩薩之力行四弘誓願,廣度大地有情,且內無度人之執心,外無所度之執相,自然隨天真之流露,而為真正之功德也。
㈣師尊訓曰:
道盤修辦諸賢契 切勿自高意念萌
辛勤累積功果大 爾心否曾計品名
不著功果仁義念 即可超凡達至境
六、不可互拉道親
㈠自持正統,自持只有自己領有天命,凡再來本組的,必須重新求道,或辦理接線。
㈡同是一之子,一師之徒,天道發展之初,何有各組之分,為了紀律與同道感情,不可互拉道親,更不可專拉別組「游離不堅定」道親的主意,能渡就去渡化新人眾生,否則執有此類「貪功」之相,何能謂之修道。況道性不堅定道親,既然能來參加本組,怎能保證以後不會再去參加別組。況此類破壞紀律之事,佛規豈能容之。
七、勿疑功德費
㈠一錢功德費,比之須彌山,妄用公款罪極大,濫用公金,天牢藏,三期以「財」考道,凡修道者,皆知不可妄用功德費,以免擔受彌天之罪。
㈡「真布施,不怕假和尚」,只要真心至誠布施者,即有功德,如受者妄用不清,必撥其自身功德抵清,故真布施者,勿疑惑,以免自阻建功之機。
㈢如已知代轉者手續不清,可另請他人轉交,以免讓其繼續收受,而擔當罪過。
㈣如領導者,能手續清楚,收支明白,不但可避免失慎無心之過,亦可促使大眾歡喜樂捐行功,兩全其美,豈不皆大歡喜。
肆、口業魔病
一、勿患口過
㈠「清口」意義為素食與戒口業,十惡中口業居其四:妄語、惡口、兩舌、綺語,可知口業足以毀道敗德,修道者不能不謹慎。
㈡師尊訓曰:(人生苦海)
⑴話要說多不如少,惟其是佞巧細量
刻薄詞與污穢語,市井氣切戒除光
見未真不敢輕言,未知的不輕傳揚
事非宜不敢輕諾,苟輕諾進退錯方
人有短勿去揭穿,人有私切莫亂講
道人之善己也善,恩欲報怨欲忘光
⑵修道之人心要靜,不要隨便是非云
嫉妒心重沒度量,爭功奪果暗鬧爭
跟我修才是真正,他的已斷金線紊
你的金線有多金,他斷在那裡否真
你說人家的不是,自己已失口德行
人家說這樣的話,聽就動心是不忠
⑶初入佛門口乾淨,久而油條不怕神
不誠心也不禮貌,是是非非一大墩
雖是佛門的弟子,輸社會人有德行
雖未入佛門受點,涵養度量比爾深
只欠一點便超生,直回理天會娘親
此謂先修而後得,功與功比勝你們
堪嘆迷徒心不淨,幾時醒醒叫良心
㈢呂法律主曰:(金石六誡)
或有功或有果到此皆曉,何為功何為過人人當明;
行於慎言於謹戒除口過,口過除心病去改去惡行;
應各事無不洽準合中庸,不過是愚者多難判難明;
行一事當思想有功有過,擇其善除其惡功過自明;
人事上盡不到只聽天命,這如同捨其本求末之情。
二、勿輕視其他宗教
㈠個人往往局限於一己之見,而非議他門所學,或自命自己的修持方法才是正確的,才能登峰造極,而他人之修持,是走遠路或錯誤,逞口舌之辯,自是其是,揚己抑彼,所以如此者,實因未能識自本心,不能洞徹萬法本來平等之理,不明萬教皈根之義,起了不平等之心,邪見瞋恨,分門別戶,各自愩高,互減法力。
㈡大道無親,惟德是輔,自古迄今,真理不因時空而變,只是方便導引,渡化方法隨緣而變,所謂「時遷法亦遷」,有「先得後修」者,有「先修後得」者,其目的總在恢復本來面目,因各人因緣不同,故其修道過程亦異也。故與其他教門應互尊互重,互勉互助,人人代天宣化,度己度人,同助天盤,同赴龍華,則最終目標理想皆是,何必為此造是非,比高下,而加重偏氣,能移此相爭之心,而轉成修持之心,則將各得其法益也。
伍、身心魔病
一、勿入是非圈
㈠修道之士,心誠者無妄,自然有道,所行所作,你非我不非,泰然自在,定向自然正確,道心不搖,不入是非之圈,功德由斯立,上和下睦。
㈡修道失意者,全出於心之不正、不誠,凡事出於人心,不出於自然天性,心懷妄想過多,疑惑不絕,專鑽他人之非,不能反觀自己,批評前輩所學不精,處事不公,輕視後學所研不達,自以為是,自以為高,自專自主,因常起此心,起初由於不能上達而起不滿之心,次則毀謗,重者自退門外。
㈢修道重在行與修,能遵規蹈矩,木訥者亦可成道,非由學問口才批評而來,他人之過自在他身,何必移他人之過而為己過。
㈣修道是自度,非由外力而來,既是自度,何必煩惱他人之是是非非,能向內返觀自照、向自己尋覓缺點,到了無缺點,你是、我是、他是,天下無有不是,娑婆佛國從此而出矣。
二、勿浪費光陰,應珍惜良辰
㈠波滔滾滾,天下大劫,上天慈憫,降下金舟寶筏,開文運垂覺路,撒下金線,救拯大千坤乾,共上瑤洲,庶民得求至道,歷世根緣,必然非輕,應力篤猛行,莫錯良辰,佳光一刻千金之貴,良辰失去萬古之恨,目前修道多容易,不入古洞住深山,在家中如出家,火宅僧人,今時下真機展,普遍天下,各應當加慇勤,孜孜精進,替天傳,代天行道,道賴人而宏展,人賴天助,猛勇前進,建立奇功。
㈡上帝訓曰:(皇訓子十誡)
今時下天時緊急緊之甚,速立功速培德開闡道苗;
緊前行種得速能結大果,遲一步種得慢虛花成泡;
修天道更不論貧窮富貴,不論乾不論坤皆應勤勞;
貧捨身富捨財可把道辦,財法施福慧圓清洪雙爵;
急速開急速闡切勿遲怠,再遲疑趕嚴霜難立功勞;
助人力助財力見道成道,皇天恩本無私德無不包;
抖抖神壯壯膽一往直奔,拼上命亦要修大志堅牢;
現如今天道在半明半暗,正好是立奇功以顯英豪;
因時濟因機化小心為妙,真天道在暗選拔取賢僚;
現時下天開科那個知曉,希聖賢希仙真在己勤勞;
三千六四萬八全然有份,行得遲走得慢枉自嚎啕。
三、勿懼困厄
㈠凡修道之人,每多遭困厄,一則是上天有心試驗,如令其一身順利,其只知貪圖富貴榮華之樂,絕不肯甘心修道,又安望其登真成道,而返古家鄉,所以上天不得不加以考懲。
㈡再則是他前生往世,積下種種冤愆,故修道之人行功立德,所得之功德,神聖們均儘量使其抵消前世冤愆,儘量使其早日清償冤債,故修道之人窮的多,富的少,事業有不如意者,皆是此因——還債消愆也。冤愆一清,則功德日積,功果日進也。
㈢修道之人,下手即要洗心滌慮,積德累功,以贖前愆,況今生未入道時,又非生而知之之聖賢,誰能無過,聞道後,再不積德立功,又胡思亂想,欲求福求財求壽,上天豈能呵護耶!故須明白因果循環報應之理,否則一入道即希望上天保佑,烏可得乎。
㈣上帝訓曰:(皇心聲)
有人問老娘種種話談,我辦道已數載身總欠安;
老娘要佑我早日康健,說修道誠心發可以安然;
怎麼我天天忙身總多恙,何時日能平安我定道宣;
告兒女聽語細悟根本,問自己對大道是否誠虔;
比例爾生大病須服貴藥,抓服藥要百元方能痊安;
爾拿了十塊錢藥鋪購買,藥量少疴難癒怎能安然;
不自檢反怪人心生怨毒,這種人不講理無人可憐;
有人問老呀我很虔誠,因何故求了道家常不安;
告兒女細心想不可亂講,爾若是不求道言往那談;
那都是爾自己不知向善,莫怨天莫尤人迴光照全;
俗諺云君子人常覺有過,小人輩處處常覺得安然;
若有錯人諫正不肯改進,古禹舜聞善言叩拜喜歡;
子路賢有過錯諫之高興,爾等輩當效法古之聖賢;
自身正常清潔仙佛保佑,棄貪心不嗔恨身自健全。
㈤師尊訓曰:(人生苦海)
想己渡人又講道,印書行功花千金;前人說求了天道,大災化小小化無;
何況我常行功立,為何還有災殃臨;怨天怨地怨前賢,怨人怨師不關心;
恨命恨運恨不盡,滿腹哀言淚淋淋;徒兒為何不想看,你來轉世六萬春;
至少還有幾千載,吃的骨頭似山盆;造罪造孽有多少,行功只有這一生;
點點滴滴合起算,沒有百萬千萬銀;渡人不夠消些孽,今生吃的才抵清;
前世以上幾千載,憑你捨一些金銀;就想以十抵千萬,這樣未免沒良心;
說你還會慢慢還,請冤孽稍等再清;流的水如大江去,入的一滴一滴臨;
冤孽等不及討債,一命嗚呼去歸宸;自己造孽自己受,命該絕時仙難拯;
言在先而劫在後,是徒自己不願聽;你昏頭把老師恨,這樣實在不公平。
四、勿受世俗同化
㈠物質文明,接近巔峰,五彩繽紛,人誕斯世,最易迷惑,日夜受到貨利薰陶,只知追求享受,不分利害二字。修道者與世混濁,如蓮花出污泥之不染,自潔心地,不受塵沾,聖凡攸牧,不可偏廢,人事衣食,船舫也,欲度於海,須資船舫,把握方針,方不為虛幻所迷惑。
㈡重聖輕凡,不可因凡誤聖,重於後天凡業,富而榮身;勤於大道,為聖業而忙者,名載千秋。於凡業雖有營求,莫看重得失。與物同求不同貪,同得不同積;不貪故無憂,不積故無失。跡每同人,心常異俗,此處世之宗要也。
㈢師尊訓曰:
體前觀後正步邁,君子效法希聖賢;作立善良化世道,修身正心立榜懸;
辦來宏倡聖道建,改過立德性超然;今刻非是以往日,再錯佳會難趕前;
不前加功修心性,與世混雜作迷男;況借真道為門面,亂道敗德必墜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