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8 八風吹不動

說到「八風吹不動」,我們馬上就會想到有關宋朝大文學家蘇東坡的故事。蘇氏才華洋溢,堪稱文壇上十項全能的高手,他有一個相知相惜、也相嘲相謔的方外之交|佛印禪師。

平時兩人在佛學、文學上相互切磋,但似乎每次都是佛印禪師佔了上風,東坡心裡老覺得不是滋味,所以用盡心機,想讓佛印下不了台。
有一天,兩人相對坐禪,蘇東坡一時心血來潮,問佛印禪師:「你看我現在禪坐的姿勢像什麼?」佛印禪師不假思索地說:「像一尊佛。」蘇東坡聽了之後滿心歡喜。

佛印禪師揚眉反問蘇東坡:「那你看我的坐姿像個甚麼?」蘇東坡眼睛眨了兩下,冷冷地看了看身邊的這位胖大和尚,然後緩緩的說:「你看起來像一堆牛糞!」佛印禪師微微一笑,雙手合十說了聲:「阿彌陀佛!」
蘇東坡回家後,很得意地向妹妹炫耀:「今天總算佔了佛印禪師的上風,讓他說不出話來。」

蘇小妹聽完事情經過,不以為然地說:「老哥你今天輸慘啦!你沒聽說過相由心生嗎?因為佛印禪師心中全是佛,所以看任何眾生皆是佛;而你心中可是一肚子大便,把六根清淨的佛印禪師,竟然看成牛糞,學佛學了半天,真是一竅不通啊!」一語驚醒夢中人,蘇東坡當場掀髯大笑,不得不同意蘇小妹的看法;可是,私底下卻懊喪不已。

隔了一段時間,蘇東坡自覺禪定的功夫已然有了些境界,在某次出定後,很得意地寫了一首偈語:「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表示自己看透世間一切名利色相,可以如如不動了。於是立刻差書童過江,送給金山寺住持佛印禪師,讓他分享自己禪定的喜悅,順便聽聽禪師的說法。

佛印禪師看過後,莞爾一笑,順手用筆在蘇東坡的詩偈後面寫了兩個大字:「放屁」,再交給書童帶回。
蘇東坡本以為佛印會給他讚美,沒想到回信中竟是斗大的兩個紅字「放屁」,不由得火冒三丈,破口大罵:「佛印未免欺人太甚,不讚美也就罷了,何必罵人呢?我非立刻過江與他理論不可!」

誰知佛印禪師早已大門深鎖,出遊去了,蘇東坡找了半天,最後在禪房門板上發現一付對聯,上面寫著:「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蘇東坡看了心中一凜,倒吸一口氣,深覺慚愧,自嘆修行功夫差佛印太遠,只好摸摸鼻子回家了。
修行的功夫有知解、有行入,若只是一味在文字上琢磨,終究只是個「知解宗徒」,滿嘴所說的佛法,也不過是個口頭禪而已。
現在我們就來談談,到底什麼叫做「八風吹不動」?所謂「八風」,指的是干擾我們修行境界的八種因素:稱、譏、毀、譽、利、衰、苦、樂。

㈠稱∣就是當面稱讚的意思。人都喜歡聽好話,如果被人稱讚,無論是不是真的有那回事,都很高興。古人說「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戴高帽子、稱讚別人是一種免費的投資,一本萬利而又沒有什麼損失。「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恨難消」。孔子說:「君子有成人之美」,多替別人美言,多稱讚人家,是增進人際關係的一帖良藥。

生活在讚美之中的孩子,將來也顯得比別人有信心。但是如果身為一個領導人、主管眾人的事務,只想聽歌功頌德的好話,不能察納雅言,接受忠臣的諫諍,那就很容易因為偏聽而讓小人當道、佞臣圍繞,最後浮雲蔽日,政治衰微、朝代輪替就不遠了。

㈡譏∣就是當面譏笑的意思。譏笑通常顯露了一個人驕傲自大的身段,總覺得我比他高,比他大,比他有學問。其實「天生我材必有用」,你擅長英文,不見得精於數學;你擅長游泳,不見得會打籃球;你長得漂亮,不見得心腸好。如果每個人都能量量自己,反觀自己的缺點短處,就不會譏笑人家了。「勿以己長而形人之短,勿因己短而嫉人之長」,譏笑別人的,通常很快的就會被別人「反唇相譏」。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隔閡就是「比較」,如果境界真的高、格局真的遠大,也就能看到別人的「好」了。放下分別心,會活得更安穩。就算真的我一切都比別人好,比別人厲害,如果能謙虛一點,不也是一種美德嗎?

㈢毀∣就是背後說別人的不好。一個人無論忠奸正邪,說出話做出事來,一定有人說好、也有人說不好。所謂「樹大招風、德高毀來」就是這個意思。說不定你得罪了某人而不自知,直到有一天別人「含沙射影」,背後說你的不是,輾轉傳來難聽的話,氣得你跳腳,臉紅脖子粗地急著想辯駁,卻早已受到傷害了。

嘴巴長在人家身上,由不得你控制,《菜根譚》說得好:「聞謗而不怒,如舉火焚空,雖烈焰薰天,終當自熄;聞謗而怒,如春蠶作繭,雖巧心力辯,自取纏綿。」至聖先師孔子,都要到六十歲才敢說「耳順」呢!

㈣譽∣就是背後說別人的好。俗話說:「人愛面子樹愛皮」,一個人如果能得到好的名譽,就算要他怎麼努力、怎麼辛苦,常都是心甘情願的。如果一輩子的努力,得來的是壞名譽,必定會心不甘情不願、痛苦萬分!得到不好的名聲而不為所動,除了大修行人,了了分明自己所言所行,為眾人所誤解,忍辱負重外,必是大奸巨憝、怙惡不悛的人。得到好名譽而無動於衷,則必定是個不為名不為利的大善人。

名譽是人的第二生命,君不見民意代表的選舉,當個縣市長、議員立法委員,不過是四年的名位而已,勞師動眾,花上幾千萬,甚至幾億,都在所不惜,無所不用其極就是要得到這個名譽,而能不能為民喉舌服務鄉梓,實在不敢逆料。宋書所謂「三代以下未有不好名者」,真是一點不差。

㈤利∣大江大河的船隻來來往往,究竟為了什麼?士農工商各行各業,每日忙忙碌碌、熙熙攘攘,又為了什麼?俗話說得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到底人花一輩子賺錢爭利幹什麼呢?「有錢能使鬼推磨」呀!「錢雖不是萬能,沒有錢卻萬萬不能」,有錢可以提供我們的生活,可以提供我們的衣食住行,可以讓我們幸福快樂。但是反過來說,有錢也可以害人!佛陀當年跟阿難外出,看到地上有幾錠來處不明的黃金,佛陀說那是毒蛇。

一對父子隨在後面,聽到毒蛇,好奇趨前察看,卻看到一堆黃金;一方面取笑修行人是傻瓜,一方面便毫不客氣地把它拿走了。沒多久,政府追查國庫失落的黃金,把父子倆當作嫌疑犯關進監牢中。後來經獄卒的詢問、幫忙,好不容易才無罪釋放。非分之財,隨時可能反噬自己;身外之物,真的不能貪心妄想!多少有錢人,日日睡不好、擔驚受怕的,要知道利之所在,往往就是爭端所在呀!

㈥衰∣就是運氣不好的意思。「一運二命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多少眾生為自己的命運好歹,天天想辦法算命卜卦,甚至簽賭買彩券,總想一夜致富,翻轉自己的「苦命」。俗話說:「三十年水流東,三十年水流西」,多少叱咤風雲不可一世的英雄好漢,在天時地利人和皆不濟的時候,一樣的樹倒猢猻散,「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人生運數受因果輪迴的操控,所謂「欲問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菩薩畏因凡夫畏果,不明道理的人,往往走到歹運的時候,就垂頭喪氣,百廢待舉。如果瞭解因果,把逆境挫折當作增上緣,隨順因緣更加努力,想想「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說不定很快的就會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時候。

㈦苦∣受盡辛苦的意思。人生有八大苦,不得意事十之八九,大家常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過真的願意吃苦、或者能苦中作樂的人,還真是稀少。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古今聖賢,哪一個不是歷經千錘百鍊而來的?孔子週遊列國,嚐受多少辛酸苦楚,依然不改變行仁政、以禮以德治國的原則立場;逐臣騷人墨客,在窮鄉僻壤的環境中,仍不忘寫作立言,吐訴民生疾苦。所謂吃苦了苦,受罪了罪;能將吃苦當吃補,實在是個有智慧的人。抗壓力不夠、怕吃苦的人,很容易在惡劣環境下認輸,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潛能給丟掉了。

㈧樂∣就是享受快樂的意思。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苦盡甘來確實是件讓人喜悅的事。無意間天上掉下來一份禮物,彩券中獎、生意買賣成功、股票漲聲響起、成績單數字都在高檔盤旋,這真的是讓人眉開眼笑、樂不可支的事。當然有時一件小小的成就,也可以滿足我們的心靈,使你樂此不疲。肚子餓時,一碗陽春麵;心情跌入谷底,一通安慰的電話;成績單一片「長紅」,老師幾句適時的鼓勵。

「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真的是人生四大樂事呀!但有沒有想到,物極必反,循環輪迴的因果鐵律|得意忘形之後可能樂極生悲,甘苦利害禍福總是相倚相伏,不能明白其中道理,往往以為跳離這個牢籠,就會解開了束縛,卻又陷入了另一個更大的牢籠之中。
古今多少修行人,有誰能修到「八風吹不動」呢?

過去有位修行人,修持忍辱功夫,很久很久不發脾氣,自認為已能毀譽由人、不動如山,於是便寫了一幅「性如灰」的匾額掛在廳前,讓別人知道他是一個沒有脾氣,不發火的人。掛上這招牌不知經過多久,有一天,觀世音菩薩從這兒經過,看見這塊招牌,上面寫著「性如灰」,便化作一個要飯的窮人,到屋裡頭問老修行人說:「我看你掛這個東西很好看,又有幾個字,那幾個字怎樣讀法呀?是什麼意思呢?」

這老修行人想:「終於有人來看了。」便很愉快地說:「那幾個字叫性如灰,人的佛性就好像灰一般,沒有半點火氣,無論遇到甚麼不如意的事,都不生喜怒哀樂。」這個窮要飯的說聲:「謝謝你!」就走了。


可是才走出三步,叫化子又回來,再問老修行說:「啊!這三個字怎麼讀?我忘了!」老修行不厭其煩地說:「性如灰!是說修道人自性裏頭沒有火氣,都變成灰了,這回記得啦!」
叫化子說:「好!真是謝謝你!」走出房門十幾丈遠,叫化子又回來,問:「唉!我又忘了,這三個字到底是甚麼?」
老修行說:「性如灰!怎麼記性這麼差呀!」

叫化子又走了,走了又回來,如是者十幾次,最後老修行灰裏就生出火了,他大聲不耐煩地說:「性如灰!性如灰!要說幾遍你才會記得!怎麼有這麼笨的人!」
叫化子說:「原來你的灰裏還有一點火呀,那麼再見了!」說完踴身虛空,現出觀世音菩薩像。

老修行見了,立刻拜倒在地:「唉呀!我修行了這麼多年,就想和觀世音菩薩見一面,想不到『性如灰』沒有修到底,和觀世音見了面,還當面錯過,失之交臂,真是太可憐了!」跪在地上痛哭流涕,想不到灰中一點火,燒出了很多火星來,差一點把自己燒死。各位前賢一定聽過「一把無明火,燒毀萬里功德林」這句話,真的是前功盡棄,徒呼負負啊!

孔子說:「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連復聖顏回夫子,德性涵養如此高明深廣,孔子也不過讚美他「其心三月不違仁」。

一個明心見性的人,經天命明師指點後,時時守住戒律、執持愿立,當下即是、所在皆是,要做到「輪刀上陣,亦得見之」,除了知解頓悟,還要「行深」,絕不是三年五載、十年八年就能見功夫的,更不是口頭上說說來唬人的!週遊列國十三年,絕糧陳蔡、遇厄於匡,經宋而削跡伐檀,六十而耳順的老夫子,什麼陣仗沒見識過,但他也只是說「君子固窮」,不敢說自己「八風吹不動」,後學的凡夫俗子,即使清口茹素、持守三不離修辦數十年,又焉敢說自己諸境不起無明。
如果真要再說下去,就只能換得一句「放屁」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