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3日 星期三

10 修天道為何不能始終如一

一、前 言
在這麼多年來修辦道過程中,天道尊貴感受已深植心中,以真功實善來了罪、了業、了愿,「超生了死達理域」為畢生始終如一目標,並樂於其中,以天道弟子為榮。然而經過一段時間,有的人卻改變了,認為理念不對、前賢不對、環境不對、方法不對………以往之肯定變為否定。

有人就疏離了道場,或帶人離開道場,甚至不修道自暴自棄,過著隨波逐流的生活。以前看別人被考倒了,現在自己也被考倒了,這種情況不在少數,修天道為何不能始終如一,此時需要加以省思了。

二、問題探討

事出必有因,心中有某種不純正的念頭,某種偏執,勢必成為修行的障礙,終將於適當的時機浮現。謹以下列數點共勉,期許修道者能始終如一。
動機未純
為何來求道?為何修道?此問題可能修辦多年道親尚未加以深思。有的為了治病,病好了就說道好,道之宗旨不體悟,對有病的人說︰只要吃素立清口,病情即改善,忽略了懺悔與真功實善之心。當發現病情改善遲緩,道理聽不進,無心辦道,有的就投入其它教門,致力於治病。

有的為了超拔親恩,有的為了人情,有的為了天時緊急躲災避難,有的為修福享受。等超拔辦了,恩報了,人情還了,不察覺天時緊急災劫臨,福報積夠了,對道卻鬆懈了,不知「道在自身,身外無道」,天時緊急須警惕,平常不得鬆懈散漫。為了怕劫而修道的,等幾年不見大災劫即鬆懈,豈非是「不見棺材不落淚」。浩劫若真來了,屆時憑何避劫,祖先及眾生靠此般修行者,有何保障,有何光可沾,不可不慎啊﹗

再說自古聖賢仙佛焉有享福者,捨江山,捨清福,為眾生頂苦。反觀今日修行者羡慕他人事業順利,卻不肯定自我聖業開創。有的人中途退道,卻凡業有成,心生羡慕嗎?上天是公平的,既然要享福,老天是不會吝惜該有的福,但享完就要受。試想老前人、前人,積的福會少嗎?節約福報不浪費,方能福慧雙修啊﹗

著形著相
道本無形相,於天運行日月,在地長養萬物,使人知覺動轉。既得根本,一切屬有為方便法。為渡一切眾生,施盡一切有為法,使人人藉假修真,達本還原。稍有不慎,常因個人偏好不得中庸。喜好幻術者,不聽人講道,專好仙佛顯化。仙佛臨壇,他到講堂;仙佛退竅,他離講堂。久而久之,連仙佛愛深責切時也避之不見,僅仙佛臨壇時必恭必敬,平常未能照訓示實行。

或有感應過頭者,平常小事也當成顯化,氣候變化、小小病症、中得獎券、相片曝光、夢中指點………等,使自己幾無主張。平常脾氣毛病不予反省檢討,忽略真功實善老實修行鐵則,妄談辦因果,渡氣天仙等。道不落實生活中,自然無從肯定道的尊貴,只有期待更奇大顯化感應,方覺道味。此般修行者易遭旁門左道之顯化拉走,而另拜師門,別投他教,實是可惜啊﹗

聖凡不調
「聖凡兼修」耳熟能詳,迷於凡業內,而忽略聖業精進,到頭萬般帶不去,終是後悔;然是否馬上拋凡就聖?別忘聖中有凡,凡中有聖。有的人一個月僅到佛堂一次,他是凡業暫難調度,卻能拳拳把握難得一次,平日精進,並落實於工作中而能渡人,你能說他不誠心嗎?

有的人是工作輕鬆,或受不了工作之苦,甚至無家庭之操勞,說是為了辦道而無工作,到佛堂又不比時間少的人付出多,終日悠閒、心生空寂,日久油條,無人忠言,無事磨煉,無苦可吃,自大自傲,德業不進反退,成為道中「特殊人物」。

實際上這類修行者甚苦,不敢縱慾樂,又無法融於道親中,大多承受聖凡外之空寂。有鑑於此,此類修行者應先回工作崗位,如能於工作中磨煉心性謙卑,進而廣結善緣,把握住工作之餘的辦道機會,相信這種生活充實又快樂。隨著道務宏展、責任加重,再慢慢減少工作量,使生活中無空寂時段,如此才是老實的修行方法。

理未貫徹
有些修辦者對生死災劫、天命、業力、愿力、因果等,概念十足,平日生活細節卻不自省。佛堂中操辦流於形式,不合口胃,道理聽不進去,禮節動作熟練,卻心少誠敬,只修於概念中,而未能落實於「行深悟證」。說得道理深枯難懂,攝受力微弱,整個修行路充滿盲點與失落感,如此難保初衷。

其實道場中一切安排佈置均有其真實意義,如聽道可煉性、助道氣、消業、撥劫、培訓講師等。

所有的「白陽聖訓」也必是班員上課中蒙仙佛示現結緣,在我們佈施無畏上課助道中形成,亦可沾上這一點光。

課程再枯燥,總比聽是非或擾亂心性言語好,聽課時心清靜即使坐在硬椅子上打瞌睡,總比心不靜躺於床上失眠好。人生苦業,藉著聽課辦道之苦來抵消最有意義。

講師道理能夠講得熟練也是因聽道者容忍枯坐培訓所賜,聽道者畢班後的喜悅,亦有部份是講師盡心講課所致,兩者相得益彰。

樂是苦中求,逆境爭上游。人生既是苦,總不能死後修道。受謗是苦,受責是苦,被譏是苦,逆修是苦。有的修道前為所欲為,求道修道後卻發現處處約束不自由,不精進而心不安,會覺得後悔來求道修道。此時應調整自己的心態,對自己提昇良心而感到更快樂更高興,因為會自我督促精進而與佛境界拉近了。

有的修行前不曾被責難欺負,入道後卻常因小錯受大責,無過常受欺謗,真忍不住給對方眼色瞧,老虎不發威,當成病貓,終究脾氣爆發,事後再悔,如此反覆發生。這時換個角度想「聖人過多,賢人過少,凡夫無過」別人把我們已當成聖賢了,標準層次提昇了,小錯不應該了。當今社會「欺善怕惡」,既入佛門修「善」,即使被欺也無什奇怪,不但要適應,最好進一步能引以為榮。

信心不足
靠顯化,靠恩情,靠時運,靠人氣………等,對道始有信心者亦需當心,當顯化少了,恩情淡了,別人考倒了,此時信心會動搖嗎?修道路是要長久走下去,可不是有了變化狀況就換道場修。修天道要始終如一,信心肯定。多少次的顯化,仙佛訓勉,那麼珍貴,闡發五教聖人要旨已了然分明,獨缺實行印證。無論再怎麼玄妙,有的人看多聽多,還是難以契入,甚至有的人說︰入道幾年來再聽再看也這些,往後修行路不知光明或黑暗。

諸多盲點都是退道誘因,當務之急即要強化自信心。回顧入道以來,慈悲心已增些許,脾氣已改善些,毛病已刪部份,物慾橫流已難涉入,大魚大肉已難誘惑,吃喝嫖賭,已絕跡不復,缺點已漸能自覺反省。諸多現象,足以肯定以前的犧牲不白費,只要百尺竿頭,往往修行路勢必光明漸露,焉有黑暗之說呢?顯化、恩情、時運、人氣等,所造成之信心,必須建立於真修真行之基礎。

看看隨波逐流眾生,總是脫不了多餘的束縛,說我們修道人不能抽菸,大魚、大肉不能吃、酒不能喝……人生多無趣,多拘束啊﹗乍聽之下我們修道人是多麼無趣不方便。一般人不這麼做會很拘束難過,我們修道人卻認為這些都是多餘的。等享完福報就要受,到底誰是智愚,我們應以站立於正義真理這邊為榮。

自古以來真修道者,當時的人皆認為是愚笨的,所以現在修道人難受認同亦不算奇怪,知道要修的人反而是有智慧的人

積習未除
明知成佛解脫需勤修勞辦,卻常有使不上力之感。何以如此?乃是累世所積習性使然,諸如壞脾氣、使臉色、小肚量、慳貪心、嚴待人、寬待己、懶惰性、好口慾、好奇心、強鬥心、固執自恃、勢力眼等,應有盡有,獨漏了「道心」。有的人辦道積極,但習性卻不與日改善,在新道親面前敬人自敬,尚能抑制壞習性,時日久了,如同於家中暴露無遺,「以德服人」竟未展現。成全新道親有一套,考倒老道親也有一套,因此而進少退多,道務終難宏展而不自覺。「德不孤,必有鄰」,此刻少有鄰,是否也啟示德薄呢?

事實上修道路是長久的,若當下即功德圓滿,何來修道渡眾生呢?即因習性深染才要修道,要徹底杜絕劣習性還真不容易,若不理會將日益壯大,且有蔓延之勢。最佳良方,非修辦道莫屬,常參班接近道場者,自有佛光普照加被。潛藏已久的習性,只要外境牽引,馬上暴露於外。而道場皆隱惡揚善,內啟發良知良能,外布施奉獻、行善,大量減低牽引壞習性的環境。克己復禮,起先有抑制壞習性成長作用,久之化無,終於自然。

所以「渡人如渡己」,當成全人時最能謙卑,忍讓及犧牲,反而過得自在,到視眾生皆為可渡對象時,心就沒有嗔惡的人。工作之餘,多參班、關懷道親、親訪、閱善書、渡人,多擔聖責,劣習性自會匿跡,無從發芽。過於安逸心神渙散,易招魔侵入。如果劣習性不滅,試想,能適應理天的環境嗎?

涉入是非
修道必有考驗,考驗人的耐心毅力轉生智慧,天借人考,受考者往往不易察覺。自認最誠心、最清淨、最開悟者,卻是最容易受考而不自知。道中若有是是非非,往常的平靜和安詳,突然被是非搶走鏡頭,越演越烈,如同傳染病毒蔓延,當中誰是「是非病媒」,涉入是非者即是。

一般涉入是非者,心中難免有看不慣,氣不過,責難批評,不知不覺,萌生退意,不屑同為道親。有的人對退道者或另投他教者,產生恨意,背後毀謗批評,如同勢不兩立,甚至達「清理門戶」態勢,宗教戰不也是這麼產生嗎?想想尚未入道前還沒這麼多敵人,入道後卻找更多敵人來對立,實是可悲。

六祖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自己離道而不知。若以良知評斷,一個離道修行者,就算再執著偏見,脾氣毛病再多,也不至於作奸犯科如殺人犯那 嚴重吧?禮有節次,何況有心學佛成佛呢?這可測量修者的慈悲心、度量心及平等心。

心存權名
凡塵中充滿權名,道場中應該沒有才是,但還是會發生。如認為別人德性不如我而不服氣,憑什麼領導我,憑什麼受人尊重恭敬?卻不知白陽戲一場,人人素位而行,扮好自己角色才是,那有階次名位。可別僅羡慕前輩受侍候情形,而忘了讚嘆他所承受的。做得好時人家說應該,其實以社會投資報酬率來算,才受一點禮遇可還算是大虧。

或有好名者,別人稱讚時全部吸收,還意猶未盡,萬一犯錯,隨即由高處墜落,比一般人摔得嚴重,無台階可下。有鑑於此,當受稱讚時應「順來逆受」想想自己真有那麼好嗎?能保持長久嗎?若無把握,應辭謝逆受,才不會因面子大,名位大而壓力大,內心多不自在而心虛啊﹗

三、結 語
「行盡世間天涯路,唯有修行不誤人」修行這條路,何時走?怎 走?何處走?始終如一的修道路程只有靠耐心毅力,一步一腳印在日常生活中行功又消業的修行。稍有放鬆就如順水而下,所以修道應時時戒慎謹懼,怎可輕易鬆懈呢?願與大家共同勉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